什么是”中医食疗”?简单地说就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辨证立法,遣食
施治,利用日常饮食的治疗疾病的方法。
中医食疗寓治于食,寓防于食,既能防治疾病、保健强身,而且还能给人感官上、精神上的享受,使人在享受食物美味的同时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
它不像服用药物(包括汤药、中成药)那样难以坚持,人们容易接受,可长期运用,对于肿瘤病人的长期调理治疗尤为适宜。
我们强烈建议肿瘤病人无论是手术、放疗、化疗及其他治疗期间,还是康复期都应长期坚持中医食疗调理养生!
中医食疗简介
最早的中医典籍之一《神农本草经》是汉代总结先秦药物学知识的著作,载有药物共365种,有些就是我们的日常食物。
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到了明代李时珍的名著《本草纲目》共载药1892种,其中许多是我们的日常食物或作料,因而自古就有”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的说法。
在《黄帝内经》里面强调了”治未病”的医药原理,指出了饮食治疗的重
要性。《黄帝内经·宣明五气论篇》和《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篇》均讲到了五脏本气和四时、五行、五味的所主、所苦和所欲,在饮食营养和禁忌诸方面,成为中医食疗的基本原理。
食疗在当时的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用食物养生,配合治疗;
2、在疾病基本控制以后,运用”谷、肉、果、菜”等食品调
养,消除残余的病邪,这便是”食养尽之”的实质。
我国食疗兴盛于唐代,唐代名医孙思邈极为重视食疗,在他的著名医书《千金方)中专门列出《食治篇》,并在《序论》中说:”食能排邪而定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铒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药性刚列,犹若御兵,兵之猛暴,岂容妄发?发用乖宜,损伤处众;药之投疾,殃滥亦然。”
意思是说:应用食疗能够祛除病邪,调理脏腑,补益气血,使我们神清气爽,心情愉悦。如果只应用食疗就能够治好顽疾,调理情志的医生,才能称得上是良医。这是延年益寿,调理养生妙法。作为医生在临床诊治中,必须首先明确病因,以及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应用食疗的方法治疗;如果食疗无效才能用药物治疗。药物的作用猛烈,就像统兵打仗一样,怎么能轻易动用呢?一旦发兵必有伤亡,如果治病时滥用药物,也会损伤人体。
孙氏把食疗和药治的利弊得失,作了深切的阐述,强调食疗的优越性和滥用药的危害。孙氏的见解承先启后,是中国食疗学纲领性的理论。
近百年来,中国传统的饮食治疗方法,在日本、韩国、东南亚、欧洲和美洲的一些国家,得到了相当的重视,有些国家对我国古代食疗本草典籍,展开进一步整理、翻译和普及;或者综合我国现有食疗实践成果编写专著,在生活实践中加以运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西方肿瘤饮食疗法的提出和创立提供了创造性的启迪。
温馨提醒:身体有不适时,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及治疗,缓解症状。
如果对你有用,欢迎关注公众号
“植物硒教授”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