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三玲:对待癌症做到“三不”,才能活更久!
有效抗癌找硒教授,你好,我是曹三玲。每天写一篇文章,分享我对癌症康复的研究和经验,这是第2890篇文章,希望对你的康复有帮助。
曹三玲:对待癌症做到“三不”,才能活更久!
确诊癌症以后,患者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为了解决这一个关键问题:“如何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其实,在治疗及康复的过程中,这取决于患者对待癌症的态度。
患者对待癌症做到这“三不”,才能活更久!
1、不恐惧
对于那些死亡的癌症患者,医学界有这样的说法:
有1/3是被吓死的;有1/3因用药过度病人无法耐受而死;还有1/3因治疗无效而死。
癌症患者常常受“癌症是不治之症”“癌症是绝症”观念的影响,过度恐惧癌症。
其实,癌症就是一种慢性病,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一样。
虽然很难治愈,但是可以通过控制病情的进展,获得长期生存。
有不少癌症转移后却依旧“带癌生存”超过10年、20年的真实案例,这说明了癌症并不是绝症。
张明珠88岁患癌,家人一开始对她隐瞒病情,她知道之后,并没有悲观与绝望,反而是蛮不在乎。
她说:“癌症,癌症就是不死之症,我要跟癌症做斗争。”
她一共做了3次大手术,能坦然的对待,乐观的看待,2020年她已经118岁了,仍健康的活着。
当你在内心里不害怕、不恐惧它,你就踏出战胜它的第一步。
2、不放弃
不要轻易就放弃,你知道吗?有斗争精神的患者活得更久!
在美国,大约50%的癌症患者会寻求心理学家的帮助,增强抗癌的信心和斗志,用正确的心态来面对逆境。
不放弃,就会坦然面对现实,反思自己过去的一切,用新的态度面对这个世界。
用积极的、有利于癌症康复的心理疗法来辅助治疗,能卸下生活和工作的负担,乐观地对待每一天的人和事。
有些患者能生活自在轻松,部分人因此以较高的生活质量生活了很久。
伊恩.高勒在1975年患者骨癌,做手术后不久又复发,病情加重,在最危重的时候,医生预判他活不过2个星期。
但是他不放弃,相信只要提高自身的免疫机能就能让自己康复起来。
他活过了2个星期,配合着治疗,然后进行自我治疗促进康复。
他的身体慢慢康复,结婚、生子、工作,到现在40多年过去了,他仍健康生活着。
即使在最困境的时候,也要学会逐步适应、调整与病魔斗争的生活,“不向癌症投降”!
3、不自闭
有些患者确诊后就自我封闭,不爱见人,不与人说话,把什么都藏在心里。
如果说知道自己患癌症后还能若无其事,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需要找到情绪的出路。
可以多与人聊天、沟通、交流经验,在推心置腹、开诚布公的谈心中减轻思想负担,释放郁闷,消除顾虑。
不要把病当成生活中的全部,可以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活跃身心。
也可以多听听音乐,以放松身心;多收听收看一些幽默诙谐的喜剧段子,在笑声中摒弃杂念。
别整天把自己闷在家里,要多到室外参加一些自己喜爱的娱乐活动,如钓鱼、下棋、跳舞等,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对防治癌症有益。
努力让自己的内心永远活在当下,不要总去后悔昨天,或总去预期明天,只有将今天活好才是最真实最重要的。
硒教授关键说
癌症病人要活得更长、活得更好,就要主动掌握自己的生命信息。
除了掌握自己病情的变化,还要掌握自己情绪的调整,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抗癌的主人,决定生命的长度。
硒教授请你记住:癌细胞是你体内的细胞,你才是它的主人,今天它淘气了,不听话,你不能放任它不管。
你是主人,你负责着体内亿万的细胞,难道你还怕那淘气的癌细胞?你可以把淘气的癌细胞管好的,所以相信自己!加油!
如果在抗癌的过程中,你感觉孤单,感觉无助,感觉绝望,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你都可以找硒教授聊一聊。
硒教授曹三玲个人简介1、中国抗癌协会会员2、 肿瘤意象疗法创始人3、帮助5000多名肿瘤患者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