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明星:不知不觉混了24年
有效抗癌找硒教授,你好,我是曹三玲。每天写一篇文章,分享我对癌症康复的研究和经验,这是第2082篇文章,希望对你的康复有帮助。
抗癌明星:不知不觉混了24年
今年11月6日上午,昆明癌症康复协会的一间会议室里,绿洲艺术团的20多位团员(全部都是癌症患者)正在排练一支彝族舞蹈《烟火舞》。
其中有一位舞者是65岁的祝兰珍,她身形灵活,拧肩、松胯水到渠成。
一支舞结束,中间休息了十多分钟。祝兰珍像只黄鹂鸟一样,在人群里飞来飞去。走到哪儿,哪里就是一片笑声。
“别人叫我们‘少奶奶’,哈哈哈……”, 祝兰珍毫无忌讳地拿自己的疾病打趣,原来她是一位乳腺癌患者。
1997年,祝兰珍确诊乳腺癌。做完手术,她失去了一只乳房。
切掉一个乳房两年后,祝兰珍又被推进了手术室。腋窝长了包块,10个淋巴被清除掉了9个。
又过了四年,祝兰珍的子宫和卵巢一起被切除了,上面发现了肌瘤和包块。“我是个老挨刀的”,她说。
第二次手术后,祝兰珍申请了提前退休,那一年,她43岁。
刚进绿洲艺术团时,她只敢站在后排,觉得自己跳得不好,“像跳舞这些”是她从来都不感兴趣的。
但看着跳得好的人,心里又羡慕。排练回去,她在家开着音响,开始回味,哪个动作跟哪个动作连贯,“如果卡在那一点,就走不下去”,不自觉就用手比划起来。
就这样一舞,不知不觉就混了24年。
在这24年中,她分析了自己的患病及恢复的因素:
一、患病因素
生病前,祝兰珍是一家工厂的职工,16岁进了厂,退休前是开包装机的。
她是机长,一条流水线的质量、任务量都压在她头上。
自己的性格好强,每年都想争“先进机台”的称号。完不成任务,“着急啊,上火啊”。
在厂里吃饭,祝兰珍没上过桌,打了饭,端着一路吃到车间,洗洗碗,继续干活。
好强的个性,着急的情绪,不知不觉中就埋下了癌症的种子。
二、康复因素
1、坦然面对缺陷
很多做过手术的乳腺癌患者,不仅自己不敢于面对自己的缺陷,更不敢于在别人面前露出缺陷。
祝兰珍在开导一些新病友的时候,会拉起自己的衣服现身说法,让病友看到她一条长长的竖刀疤从锁骨延至肚皮,一边的胸部凹空了。
少了个乳房,她花400块钱买了一对硅胶义乳,用了十几年,里面的硅胶像化了的猪油。
“有二三两呢”,她有时还会拎着装着义乳的胸罩笑说。
刚开始跳舞的时候,跳着跳着舞,两个胸就一高一低。
为了克服义乳会移动的问题,刚买的新胸罩,她会重新加工一下。
拿一块新布缝在胸罩里面,针脚缝得严严的,漏一个小口,这样把硅胶义乳塞进去,就不会移动。
她能坦然的面对缺陷,还把自己使用义乳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其它的病友,有时候还笑呵呵的说:我们是“少奶奶”。
2、向阳而生
祝兰珍的卧室和客厅里摆满了一盆盆的绿色植物,肥肥的多肉一串串簇在盆里,几乎要炸开。
“你看,绿油油的”,望向这些绿植时,她的眼里满是温情。
饭桌上还摆着一大盆紫色玫瑰花,假花,但一副旺盛的样子。祝兰珍很喜欢被生命力包围的感觉。
现在她和儿子一起住,儿子37岁了。没结婚,她也不催。
“日子是他自己的,我把我自己照顾好就得了”。 家里养了只猫——一只7岁、肥得没脖子的蓝短。
不想出门时,她就窝在家里的吊椅里,把脚一盘,看小说。
客厅有一个大大的落地窗,傍晚,夕阳的光洒满了沙发,她往外看,忍不住感慨:“啊,这日子太好混了”。混着混着,24年过去了。
有一次,有人问她多大岁数,她说“24”,重生的24岁。
硒教授请你记住:癌细胞是你体内的细胞,你才是它的主人,今天它淘气了,不听话,你不能放任它不管。
你是主人,你负责着体内亿万的细胞,难道你还怕那淘气的癌细胞?你可以把淘气的癌细胞管好的,所以相信自己!加油!
如果在抗癌的过程中,你感觉孤单,感觉无助,感觉绝望,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你都可以找硒教授聊一聊。
硒教授曹三玲个人简介
1、中国抗癌协会会员2、 肿瘤意象疗法创始人3、帮助5000多名肿瘤患者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