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战胜癌症27年的抗癌小明星
有效抗癌找硒教授,你好,我是曹三玲。每天写一篇文章,分享我对癌症康复的研究和经验,这是第1925篇文章,希望对你的康复有帮助。
成功战胜癌症27年的抗癌小明星
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位抗癌小明星,为什么说他是小明星呢?
因为他在1岁半的时候就确诊为癌症,今年29岁,已经成功战胜癌症27年。
他的名字叫李鹏飞,山西大同人。
1995年春节,在去姥姥家拜年的时候,舅舅发现了他的肚子不太正常,摸上去又鼓又硬,建议他妈妈带他到医院看。
没想到B超结果发现肝脏有病变,当地医生怀疑情况不太好,建议带他到北京去看。
父母带着年幼的他,坐上了大同到北京的火车,经过301医院检查,他被确诊为:右叶巨大肝母细胞瘤。
医生告诉他父母:“这个病不太好治,并且会产生高额的费用,你们决定要不要治疗。”
这个消息,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那是个多么艰难的决定。
家里的亲友们担心他的病情危重,年轻的父母会人财两空,大多劝说放弃治疗,回家休养。
父亲看着医院里面的几家孩子,最后他们的父母失望的抱着孩子走出了医院。
可是当时22岁的妈妈,不顾众人的反对,下了非常大的决心说:就是借钱也要治病,能够走多远就走多远。
就这样,他的命运在这一刻改写了。
由于他的病情特殊,有些医生束手无措,不敢收治他。
最后有医生推荐带他去找当时权威的张金哲院士:“张老是权威,他要是没办法,那就抱孩子回吧。”
父母亲带着他一起面对未知,找到了张院士。
通过检查,张院士说:“情况不是很好。先住院化疗,如果肿瘤得到控制就可以手术,如果化疗不敏感,那就比较麻烦。”
那一刻对于他的父母来说,悬着的心终于能放下来了,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因为已经有医院能够收治他了。
非常幸运的是,他对化疗敏感,在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他迎战手术的第1关。
幸好,他的手术很成功,他在医院里度过了2岁的生日。
此后,父母经常带着他从大同往返于北京,做检查、做化疗,就这样持续了两年。
治疗结束后的他,无忧无虑的成长,他的童年充满着幸福快乐的回忆。
父亲经常带他去图书馆去看书,为了让他身体强壮,带他去打篮球,让他去学游泳,滑冰,写书法。
他因为治疗变得又黄又瘦的身体开始渐渐强壮起来,肝母细胞瘤就这样消失在他的生活当中。
他正常的上学,正常的谈恋爱,结婚,还生了宝贝女儿。
29岁的他,在回首过去,他分享了一路在成长的故事,内心充满了感恩。
1、感恩父母亲
长大后了解这一切,他非常庆幸母亲当时的决心。他曾经问起妈妈:你为什么能下那么大的决心?
妈妈说:“我能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能带你走多远就多远,既然我们有母子缘分,别人经历的我也一定努力带着你去经历。”
看到身体上长长的手术疤痕,他想到曾经的手术,后来他问妈妈:那个时候您心里想的是什么?
妈妈说:“当时我心里想的就是,你好好的进去,好好的给妈妈出来。”
每一次去复查,在复查前妈妈总是拉着父亲的手,把心里的担心、对他的爱全化成泪水。
父亲成了妈妈的靠山,也成了他康复的伙伴。
为了让他的身体强壮起来,父亲培养他对运动的兴趣,让他参加相关的兴趣班,陪着他一起锻炼。
因为他的病,因为对他的爱,一家人的感情更加好。
2、感恩张院士等医护工作者
父母回忆起以前的治疗时,常常会说到张院士:治疗中,每次见张爷爷,他都会起身相迎,为患儿做检查时,也会先把手捂热。
无论何时何地,向张老询问的时候,他都会耐心解答。”
他庆幸自己遇上这样的仁心仁术的大医,如果没有这样的治疗,父母就没有这样的希望。
3、感恩自己成长
有一次,他看完一部电影《滚蛋吧!肿瘤君》,肝母细胞瘤这个话题又出现在他家里。
他对自己生病并康复的经历越来越好奇,于是在网上查阅资料,搜集相关信息。
还加入了肝母细胞瘤的病友群,当群友们知道他康复20多年后,一些患儿家长如同见到希望一般。
对于家长们的问题,他有求必应毫无保留的回答,同时萌生了帮助更多人的想法。
他在肝母群里待了五六年,通过群相册,把他重要的时刻分享给大家,比如订婚宴、结婚照,再后来是他的宝贝女儿。
让一些刚入群的患儿家长,从原来的悲伤、担忧、焦虑、绝望,慢慢变得积极、勇敢。
群里发生的一切一切,在一点点的影响着他对肿瘤公益的思考。
去年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上映了,他看到韦一航和马小远两家的抗癌经历,脑海里浮现出父母和群里那些家长们带着孩子求医救命的画面。
这更坚定了他对肿瘤公益的想法,后来他加入了『向日葵儿童』公益项目,把自己的康复故事写下来,刊登在平台上。
他的故事获得了当时最高阅读量和点赞,他在无意间,用另一种形式在做着公益:让爱延续,让绝望的人看到希望!
他内心里谨记着妈妈的叮嘱:你的命是大家共同努力救下的,咱能为病友做些什么,就多做些什么。
硒教授曹三玲个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