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下子会得癌症?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
每天分享一点知识,希望对你的康复有帮助。
日常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经常听到患者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得癌症?
平时也没什么特别不舒服的,为什么一下子就得癌症了呢?
我引导他们去思考平时身体异常及病因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发现了许多的蛛丝马迹。
如身体方面,以前就感觉胃不太舒服,大便不太正常,有乙肝,发现有乳腺增生等。
在情绪方面,有的平常容易焦虑、抑郁,有的容易生气、愤怒,有些常常自责、悲观等。
不少患者回想以前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及不良的生活方式。
其实在癌症到来之前,往往提前就已经给身体发出了信号,只不过有很多人没有去关注,被忽略了。
导致很多患者在确诊时,想到的是:我为什么这么倒霉?怎么一下子就得了癌症?
其实癌症并不是一下子出现的,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癌症到来之前,身体就经历了癌前病变,只不过很多人都忽略了。
如果在癌前病变就能关注自己的身体,控制它的发展,那么癌症也就很难的发生。
一、癌前病变是可控的,甚至是可逆的。
癌前病变其实是一个病理学的诊断,它不代表着最终的结果,它可能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成为癌症,但是它也有可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从癌前病变发展到癌症,基本上一般需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
在癌前病变一个阶段里,在通往癌症的这条道路上,如果您懂得及时的干预,设置关卡,就可以避免癌症的发生。
二、常见的5种癌症的癌前病变
1、肺癌
肺结节中的不典型腺瘤状增生,属于癌前病变。
其中结节越大,恶性的可能性也越大。结节小于0.5厘米,恶性的可能性很小,大约在1%以内;
直径0.5~1厘米,恶性可能性为6%~28%;直径大于2厘米的肺结节,恶性概率达到64%~82%;直径大于3厘米的肺结节,90%~95%为恶性。
如何干预呢?
①检查:一年做一次低剂量的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
②戒烟:吸烟者肺癌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10倍,而戒烟可以明显的降低肺癌的发生率;
③注意室内的通风:防止室内微小环境空气污染,要注意室内的通风,改善空气质量;
④减少厨房的油烟烹调:尽量减少油炸,煎炒,炒菜前要开窗户,开抽油烟机,炒菜后抽油烟机再开5~10分钟。
2、乳腺癌
乳腺非典型增生可能是乳腺癌的癌前病变。
乳腺癌发展要经过正常的乳腺导管内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
单纯的乳腺增生症并不会发生癌变,一般将来向组织非典型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腺囊性增生是为乳腺癌的癌前病变。
如何干预呢?
①检查:女性定期乳腺自查很重要,普通人35周岁以下的女性主要使用超声检查进行体检;45-55岁围绝经期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钼靶检查。
如发现有癌前病变,建议遵医嘱复查并看是否需要手术。
②不乱用雌激素保健品:乱用雌激素类产品能导致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甚至发生癌变。
③少吃高脂食品:少吃油炸食品、奶油、奶酪及各种甜食,控制脂肪的摄取,避免肥胖。
④保持好心情:负面情绪很容易导致机体内分泌紊乱,跟乳腺疾病有一定关系。
5、适当运动:是预防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3、胃癌
胃癌的发展有一个大致的过程,正常的胃黏膜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属于癌前病变或癌前的状态,癌变的风险相对增高。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表现多为上腹痛腹胀,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等。
这一些症状很多人都会有,都会认为自己就是胃不太舒服,吃一点药就行了。
很多的问题就是慢慢的拖出来,直到感觉影响日常生活了,才去检查,这时可能已经是癌症了。
如何干预呢?
①检查:推荐浅表性胃炎每3年查一次胃镜,慢性萎缩性胃炎每1~2年查一次胃镜,并积极治疗。
检测幽门螺杆菌,视情况进行规范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②戒烟酒:萎缩性胃炎的严重程度和吸烟、饮酒正相关。
③规律饮食:饮食要细嚼慢咽、少吃腌制食品、不要暴饮暴食、不吃辛辣霉变食物。
4、肝癌
中国肝癌发生存在一个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
如果有乙肝病史伴肝硬化基础,则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如伴有影像学发现可疑占位或甲胎蛋白升高,则可能是出现癌变。
如何干预呢?
①检查:乙肝肝硬化的病人,最好每三个月~半年体检一次,主要查肝脏B超和甲胎蛋白。
②积极治疗:肝硬化患者要及时接受规范的治疗,有乙肝要积极治疗乙肝。
③戒烟限酒,避免过劳。
5、肠癌
肠癌特出的表现就是大便会发生改变,但是有些人知道大便出现一些异常,但是觉得不要紧,不是很在意,很少有人去做肠镜方面的检查。
目前,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尤其是直径大于2cm的,癌变的机会较高。
据悉,95%以上的结肠癌来自结肠腺瘤,一般从息肉到癌变,平均要5~15年。
在这阶段,通过肠镜进行息肉切除,能大大降低肠癌的发生。
如何干预呢?
① 检查:50岁以上每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每年进行1次肛门指检,发现息肉视情况处理。
②戒烟戒酒:大量饮酒、吸烟,使基因突变,肠息肉的发生率也会提高。
③少吃:高动物蛋白、高脂肪的食品,减少食用精粮,减少腌制、烟熏类食物。
④多吃: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把细粮的三分之一换成谷物、粗粮,比如豆类、红薯、小米、高粱、玉米等。
⑤ “33”运动:每周进行3次以上的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有助于促进免疫系统健康、减少肠道炎症,癌症危险自然会大大下降。
三、曹老师关键说
你可能有点疑问:我都已经是癌症了,这些干预措施对我还有用吗?
其实,这些干预措施恰好是健康的基础,也是促进康复的基础!
曹老师请你记住:如果在抗癌的过程中,你感觉孤单,感觉无助,感觉绝望,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你都可以找我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