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疗毒副作用:分子靶向药物引起的皮肤反应怎么处理?
每天分享一点知识,希望对你的康复有帮助。
皮肤反应最多见于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的药物如吉非替尼、厄罗替尼和西妥昔单抗,包括表皮生长、恢复不良导致的皮疹、龟裂和疼痛、色素沉着等,由于多发生于手足掌而称作手足综合征。
经过研究,目前多数专家均同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引起的皮肤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与疗效相关。
由于分子靶向药物对滤泡和滤泡间细胞表皮生长信号传导通路的干扰,易出现皮肤不良反应,表现为皮疹、皮肤干燥及瘙痒、甲沟炎。
如何预防?
1、病人避免日晒;
2、保持身体清洁及皮肤湿润,勿接触碱性和刺激性强的洗漱用品,沐浴后涂抹温和的润肤露或硅霜、维生素E软膏;
3、有趾甲倒刺(逆剥)者,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甲沟炎及局部增生反应,因此治疗期间需改变足部受力习惯,穿宽松、透气性好的鞋;
4、热温水泡足,泡足后涂抹护肤品或硅霜,积极治疗足癣。
如何处理?
1、皮肤干燥瘙痒时用苯海拉明软膏涂抹瘙痒局部;
2、皮疹局部使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皮炎平)、氢化可的松软膏或红霉素软膏涂抹。
3、甲沟炎出现甲沟旁肉芽肿样病损时,每周1次局部使用酸银杀菌剂并予敷料包扎,若症状仍无缓解,给予头孢呋辛口服。
病人用药1.5个月后在指甲边缘近端处出现轻微红肿、热痛及压痛,给予金银花水泡足或手,泡后擦干莫匹罗星(百多邦)、环丙沙星(达维邦)或夫西地酸(立思低)外涂,3周后症状缓解并得到控制。
曹老师请你记住:如果在抗癌的过程中,你感觉孤单,感觉无助,感觉绝望,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你都可以找我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