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曹三玲:癌症康复的钥匙掌握在你的手中

有效抗癌找硒教授,你好,我是曹三玲。每天写一篇文章,分享我的思考及经验,这是第446篇文章,希望对你的康复有帮助!

WechatIMG307.jpeg

一、恐惧的结果

很多患者在刚咨询的时候,很茫然,很无助,很绝望,非常的害怕。

有的患者在咨询的过程中,流着眼泪说。

有的患者,等擦干眼泪,平复心情了,再说。

她们说这种难受,不愿意让家里人知道,看到他们那么辛苦,觉得很对不起他们,不想增加他们的负担。可是自己一个人不知道如何去面对。

有些患者通过指导之后,能慢慢的放下这一种恐惧,把心里的负能量慢慢的放下。

不知道,现在的你心情是怎么样?很多患者说,我应该好不起来,我现在感觉在等死。希望你千万别这样想。因为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会吸引着更多不好的东西出现在你的身上。

1、吸引到更多不好的负能量

2、吸引到更多的身体不适

3、吸引到更多不好的结果

二、逆向思维的结果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敢相信你能好起来吗?你敢去追求好起来这个梦想吗?

也许你从来都没想过,但是有很多患者,相信自己能好起来,用大量的行动去证明这样的结果。

想着既然已经到了最差的情况,何不向死而生?努力的去过好每一天,享受每一天的快乐,珍惜每一天的感动。

当放下所有的恐惧,把每一天当做最后一天,做好每一天想要做的事情,发现生命居然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

1、吸引着更多阳光、快乐

2、吸引更多健康

3、会创造奇迹

三、创造奇迹的他

他,凌志军,今年55岁,是人民日报社资深记者,2007年被诊断为肺癌晚期,当初医生认为“活不过三个月”,但他却走出了适合自己的康复之路,现如今依然非常健康!他的抗癌过程可以说是个“奇迹”!

2007年,他被诊断为“肺癌晚期”,且已经转移颅内。当时多数医生认为是恶性肿瘤,不立即手术会贻误治疗时机,但他却决定静养;

可当肺内阴影变小,多数医生认为无关紧要时,他反而决定接受手术切除病灶。这两次,他都“赌”对了。

抗癌成功后,他写了一本书《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对于患癌,他有5大感悟,可以说字字如金!

1、很多人不是死于肿瘤,而是死于对肿瘤的无知和恐惧!

“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著名肿瘤临床专家何裕民颠覆了中国人“癌症是绝症”的惯性思维,“很多肿瘤患者不是死于肿瘤,而是死于对肿瘤的无知、高度恐惧以及恐惧本身带来的盲目应对。应该理性对待、善用智慧以合理防治。”

凌志军认为,人们对癌症的认识存在偏差,“只要我们不恐惧,不盲从,不走上错误的治疗之路,就已有66%的机会远离死神。即使我们的肿瘤已经到了中晚期,也有希望长期与癌共存。”

2、要用脑子救命,而不是用腰包救命

对于他的病情,北京、上海的专家们陈述的治疗程序是:开颅手术;化疗、放疗;观察肺部病灶,准备第二次手术;打开胸膛,切除肺叶;继续化疗、放疗……

因为开颅也不能保证痊愈,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先观察一阵。

两星期之后,医生的说法是,脑部的肿瘤“应该是没有长大”。而他自己的感受是,头痛、眩晕、视觉模糊、眼球震颤等症状并没有更严重。

他感悟:对病人而言,要用我们的脑子救命,而不是用腰包救命。

但是,他并非一味排斥手术,在可信的医生,胸科影像学专家石木兰确认肺部的癌症,并建议他做手术开胸之后,他立即按照石木兰的推荐,选择医生为自己主刀。

肺部的恶性肿瘤被切除之后,他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家里。他拒绝了化疗,因为化疗仅仅“将治愈率从60%提高到62%”,同时拒绝了很多昂贵的“特效药”。

他查阅了很多资讯,确认中国有很多癌症患者被过度治疗。他的一个朋友,身体棒,腰包鼓,结果从发病到治疗仅三个多月就去世了。

他决定,做一个聪明的患者,不迷信医生和药物。

3、把性命托付给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康复之路!

出院时,他尝试用一些纯自然的方法恢复自己的体能。他每天步行5公里。8000公里,就是他5年走过的路程。相当于从北京到拉萨一个来回。

现在的他,乐于助人,喜欢摄影,发现并捕捉光影世界中的美感,喜欢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和人生。

他的妻子也说:爱情、亲情和友情的力量,会让我们的生命出现奇迹。即使它无法起死回生,仍可以让我们超越肉体的痛苦,达到心灵的安宁。

著名作家、心理医生毕淑敏说:“他不但奇迹般地把病治好了,整个人生都上了一个新境界。”

4、向死而生,把身体交给自然!

从饮食和起居习惯开始,他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他不再忙碌。对他来说,“时间不再是金钱,不再是完成工作进度的承载体,它不过是我告别死神走向康复的桥梁。”

他更多的时间是在户外度过,在湖边踏青,在林间漫步,在阳台听音乐闭目养神,眺望远山近水和蓝天白云。他享受阳光,也享受风雨雪雾。

每天,他重视的五件事是:吃、喝、拉、撒、睡。

●在吃的方面,要足够杂,足够粗,足够素,足够天然;

●每天要喝2400毫升水;

●让自己的排泄每天都有规律,同时观察大小便的颜色、多少和间隔时间;

●每天的睡眠不低于8小时。

春秋季节,盛夏9点之前和下午5点之后,他会来到户外,裸露50%的皮肤晒太阳,“我的生命再次被阳光照亮,生机和活力不知不觉重新回到我的身上。”

他还去一些气候和空气好的地方疗养。去苏州的第二天,开胸手术后的正常反应胸闷和咳嗽就减轻了,五个月后咳嗽就好了。他还去了深圳东郊隐居,或漫步海边,或在山间拾级而上。

2012年3月15日,经过新一轮的复查,他颅内病灶几乎完全消失,肺部和腹部未见新的异常。医生对他说:“不要再把自己当作病人啦!”

5、我们不懂医,但我们应当懂人。

凌志军说,病人通常有两种心理:第一,我不懂医,不听医生听谁的;第二,医生都是错的,不能听医生的。这两种心理都有问题,都会导致自己犯错误。

作为病人,我们不懂医,但我们应当懂人,应当知道什么样的医生是可信的,什么样的医生是靠不住的。如果既不懂医又不懂人,那就很容易盲从,而盲从是导致我们犯错误的最重要原因。

他说:“我做了30多年记者,接触过各种各样的人,的确养成了观察人识别人的习惯,也有一些经验。这能够帮助我寻找那些值得信赖的好医生。

最后,凌志军认为,没有任何一个医生,更没有任何一台机器,能够精确地分辨出每一种情况。

所以,当疾病猝然降临时,必须明白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康复之门的钥匙在自己手里。

四、打开康复之门的钥匙在自己手里

相信自己能做到

我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都是让他相信自己能好起来,别人能做到,相信自己也可以,当你相信你会好起来,你会吸引到许多有利于你康复的信息。

你会从综合的方面去调整自己,就像今天晚上一位患者分享她自己开心的感受,办法总比困难多,你会发现你想要解决的问题,会一个一个的解决掉,你在往好的方向努力。

你知道吗?当你的思想坚定,当你的行为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好的结果就会出现,康复就是如此来到你的身边!

请别忘了:癌症康复的钥匙掌握在你的手中!

你还在为你的癌症康复而烦恼吗?

你是不是担心你的癌症很难康复?

你知道癌症康复正确指导方法了吗?

你也可以和硒教授聊一聊,我会给你一些好的方法和建议。

硒教授曹三玲个人简介

癌症康复指导师

硒应用专家

互联网硒应用培训导师

如果对你有用,欢迎关注及分享!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癌症百科 » 曹三玲:癌症康复的钥匙掌握在你的手中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大前端WP主题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