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抗甲状腺癌的作用机制
每天分享一点知识,希望对你的康复有帮助。
甲状腺癌是较为常见的内分泌肿瘤,女性多见,儿童至老年均可发病,其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微量元素碘和硒的摄入、性激素、年龄、遗传等均可能与甲状腺癌患病相关。
研究表明硒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甲状腺癌发挥作用。
一、甲状腺抗氧化系统
作为硒蛋白中最重要的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其功能是中和,尤其是中和细胞内和细胞外H2O2。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是含硒蛋白,属于抗氧化酶,可以去除脂质和磷脂过氧化物,从而维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同时调控花生四烯酸的合成、控制炎症反应及氧化损伤。
硒与甲状腺抗氧化系统的联系主要通过GPx来实现。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需要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在H2O2的存在下氧化碘为活性碘。
在甲状腺组织中,H2O2的生成量远超过球蛋白碘化过程的需要量,所以必须要有相应的抗氧化机制抵御H2O2的侵害。
另外在甲状腺上还发现了硒蛋白P(SePP)、硒蛋白N(SeP15)及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
硒蛋白P每摩尔含10个硒代半胱氨酸,主要负责硒的转运和抗氧化防御功能。
硒蛋白N的主要功能是降解H2O2。TrxR也是一种硒蛋白,参与以NADPH为辅酶的氧化还原系统,调节转录因子和信号转导。
上述硒蛋白是组成甲状腺抗氧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上述硒蛋白的存在,甲状腺组织才避免被氧自由基损伤,得以维持正常功能。
二、甲状腺激素的代谢
硒与甲状腺激素代谢主要是通过脱碘酶建立联系。
脱碘酶有3种类型,分别为脱碘酶1(DIO1)、脱碘酶2(DIO2)、脱碘酶3(DIO3)。
DIO1主要分布于肝脏、肾脏,在甲状腺、骨骼肌、心肌等组织中少量存在。
哺乳动物中DIO1的主要作用是催化硒蛋白催化甲状腺素(T4)的5’位脱碘,从而提供循环中的T3。
DIO2主要分布于垂体、脑和棕色脂肪组织中,催化T4的5’位脱碘,对这些组织中T3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
DIO2在生长发育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是哺乳动物胚胎中主要的5’脱碘酶。
DIO3催化5’脱碘,使T4→rT3,T3→T2.它在胎盘和胎儿的其他组织中表达,表明其在胎儿的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Arthur(1990)和Behne等(1990)先后应用双标记技术证实了脱碘酶是硒蛋白。
后来的研究又陆续证明了其余两种脱碘酶也是含硒酶(Croteau et al.,1995和1996)。
三、免疫作用
考虑低硒介导免疫炎症能增加患甲状腺癌的风险。
当硒缺乏时,硒蛋白组成的抗氧化系统功能减低,导致甲状腺局部组织可能受到强氧化损伤。
使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如TgAb、TPOAb等释放到血液中,引起自身免疫反应,进一步对甲状腺组织进行破坏,其漫性炎症反应过程可能促进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
当硒足量时,能保护甲状腺局部组织避免强氧化损伤,所以硒足量的个体中,TPOAb水平较硒缺乏个体低。
综上,硒化合物作为调控癌基因表达的因子,具有抑制分裂、促进分化、诱导癌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作用。
T4转化为T3,为体内T3主要来源途径,是维持甲状腺发挥正常功能的关键。
此外含硒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有氧化还原酶作用,可保护甲状腺细胞免受氧化应激。
当硒缺乏时,机体硒蛋白减少,造成甲状腺激素代谢异常,使T3水平下降,反馈性刺激使TSH分泌增加。
增加的TSH可以促进环磷酸腺苷(cAMP)的合成,激活cAMP依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系统,促进表皮生长因子介导的细胞增殖,刺激甲状腺滤泡细胞生长对肿瘤侵袭起中介和放大信号的作用。
曹老师请你记住:如果在抗癌的过程中,你感觉孤单,感觉无助,感觉绝望,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你都可以找我聊一聊。